連帶責任保證人有抗辯權。首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是什么。第一次履行抗辯權的要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雙方當事人應當相互承擔債務;
(2)雙方債務應當具有履行順序。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不是問題;
(3)第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義務的目的。第一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是否需要明確,應當區分為:(1)第一履行方不構成違約時,第一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需要明確;(二)第一履約方構成違約,要求后一履約方履行的,應當明確第一次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三)第一次履行的一方構成不能履行的一方,拒絕履行,遲延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但不請求當事人以后履行的,先履行的抗辯權的行使不需要明示。應當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導致后履行方可以根據第一履行方的履行請求暫時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2) 當第一履約方采取補救措施并將違約行為轉化為正當履行時,第一履約方的抗辯權消失,后一履約方必須履行其債務;(3) 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一方的違約責任。首先,在不安抗辯權中,先履行義務一方的義務和權利。作為第一方履行義務的不安抗辯權人,其權利是:(1)中止履行的權利,但對方提供擔保的,中止履行的權利消滅;(2)要求對方提供擔保的權利;(三)給予對方寬限期的權利;(四)對方不提供擔保或者在寬限期內不改善的,有權終止。其義務是:(1)證明義務。如果第一履約方未能證明另一方當事人的不安,其拒絕履行將構成違約,并應承擔違約責任;(2)如果第一履約方未能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從而導致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擴大,第一履約方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第二,抗辯權、合同解除權和違約請求權的適用。特別是在優先履行抗辯權方面,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給付義務或者不履行給付義務的,后履行的一方當事人享有優先履行抗辯權。同時,第一履約方的行為構成違約的,后一履約方有權要求違約。第一履約方的行為構成根本違約的,后一履約方有權終止合同。如何行使這三項權利,權利人只能選擇行使還是合并行使,應從這三項權利的性質和功能來分析。先履行抗辯權屬于抗辯權,其功能是避免先履行義務人的損失進一步擴大;違約責任請求權屬于請求權,其功能是彌補先履行義務人造成的損失合同解除屬于合同成立權,其功能是解除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三方的性質和作用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所以不存在只能選擇適用的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可隨意以試用期內不勝任辭退員工嗎
2021-03-17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