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的原始取得有哪些相關規定。
失物是失主或合法占有人意外失去占有權的財產。我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發現的走失、漂流、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所發生的費用由所有人報銷。《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的遺失物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法律還規定,遺失物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遺失物必須歸所有人(權利人)所有。如果無人認領,國家應取得所有權。然而,縱觀世界各國的民事立法,我們可以發現羅馬法中存在兩種所有權原則,即羅馬法中的無所有權原則和羅馬法中的所有權原則。近代以來,許多民事立法基本上繼承了后者,即大多數國家的民事立法認為拾得遺失物屬于取得所有權的原始方式之一,一般拾得人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
2。
無主財產是指無主財產或所有者不明的財產,主要包括埋藏財產、隱匿財產、無人繼承或遺贈的財產。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繼承法,無主財產出現時,一般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一個農村集體的成員。有無人繼承、遺贈的財產,也可以歸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當然,對于挖掘中發現的埋藏物和隱匿物,自然人和法人如果能夠證明是自己所有的,按照現行法律和政策可以歸自己所有的,就應該予以保護。《物權法》還規定,拾起漂流物、發現埋藏物、隱匿物的,參照拾起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什么是物權的原始取得?
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以事實行為直接取得物權,而不是以他人的權利和意思表示取得物權。比如善意取得、加成、時效取得、優先購買、提貨、發現、勞動生產所得、孳息等都是原取得的財產權。失物是發現人在原所有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取得的,也就是說,不是自己主動遺失的。遺失物無人認領的,應當歸國家所有,不屬于一人。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可以整理失物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遺失物是在原所有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拾得人取得的,即遺失物不是自己主動遺失的。遺失物無人認領的,應當歸國家所有,不屬于一人。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