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質權與質權轉讓的關系是權利質權不可轉讓。質權轉讓是指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以質物向他人重新設定質權。質權轉讓糾紛是質權轉讓糾紛,不僅包括動產質權轉讓糾紛,還包括權利質權轉讓糾紛。在我國現行實踐中,根據出質人是否同意,可分為“承諾轉讓”和“責任轉讓”。轉讓質權,是指質權人經出質人同意,為占有質物的第三人設定質權的行為。因質權人過錯造成的損失由質權人承擔,不因質權而增加法律責任。責任轉移質押,是指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將質押財產轉讓給第三人,由其自行承擔責任的行為。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讓質權的,因質權人過錯造成質權滅失、損壞的責任,以及質權轉讓期間因不可抗力發生的風險,遠重于不轉讓質權的責任。為了保護出質人的利益,本條的原則是未經出質人同意不得出質,質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二條的規定,質押合同成立時生效,質押物交付時生效。物權行為有別于債權行為。因此,質物的交付也是質權轉讓成立的必要條件。質權的法律效力可以參照物權法、擔保法等有關法律對動產質權的一般規定。但同時也應明確質押對原出質人、質權人和次質權人的法律效力。首先,原出質人仍在原擔保范圍內承擔責任,不因出質行為而增加擔保責任,超出擔保范圍的部分不承擔擔保責任。其次,對出質人而言,未經質權人同意向質權人清償債務的,不能對抗質權人;出質人要清償債務、收回質押物的,應當作為第三人向質權人清償。此外,出質人出質轉讓質權時,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得撤銷、撤回質權。最后,質權轉讓行為導致出質人不僅要向質權人承擔《物權法》規定的出質人的義務,還要直接向出質人承擔《物權法》規定的出質人的義務。質權人(出質人)在出質后受質權的約束。出質人除負有一般義務外,還負有不消滅其控制的匯價的義務,包括不放棄出質的義務、免除出質所擔保的債權的義務、接受清償或者抵銷的義務。
如果質權人不象次質權人那樣說明質押物的所有權,次質權人就不知道質押物屬于再質押。也就是說,當質權人隱匿標的物,以他人為質權人設定質權時,相對人可以通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質權,而不受在先質權的限制。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