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明的憑據
在實踐中在沒有的情況下,無論是追討拖欠的工資,還是遭到非法解雇解雇,都涉及到一個如何證實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存在事實的勞動關系的問題。那么,既然沒有簽合同,怎么證明呢?
顯然,并非唯一能夠證明彼此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只要你具備以下幾種證據,同樣可以理直氣壯到相關部門申訴——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從客觀上說,以上5項證據只要具備也可單獨成立,但是為了避免“孤證”效力打折扣,建議應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的證據,相互印證,比如你有了其他證據中的一項“孤證”,再加上同事的證言,那么就有力得多了。
2: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
所謂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通俗地說,即是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損害了勞動者權益的證據,譬如說申訴單位扣發工資、拖欠工資、未補償、未繳納保險費等等,如何證明這些損害事實的確存在呢?這時,你當考慮提交相關的加班未補償的證據,工作起止日期的證明;出工人員名單;出工人員勞動天數及應得工資額的證明、拖欠勞動報酬具體數額的證據等等。另外,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出具證明,致使勞動者沒有及時領取失業金或者造成其他損失的,勞動者也應保留相關的清單、單據、現場勘查記錄等等。
3:何為“舉證倒置”?
一般來說,在民事糾紛的訴訟中舉證責任是按照“誰主張,推舉證”的原則,即由提出訴訟請求的一方,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己主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則法律不支持你的主張。但由于案件的特殊性,它的舉證責任并不完全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勞動者是難以得到充分的證據的。因此,在實踐中,雖然是勞動者提出訴訟請求,但勞動者并不負有舉證責任。而用人單位為了避免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則必須舉出相反的證據來證明勞動者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這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
不過,建議勞動者不要“舉證倒置”而對自己的舉證責任掉以輕心,畢竟,用人單位為了保障己方利益,同樣可以“反證”,即作出反駁對方的主張的證據。因此,如何有效舉證,關鍵還是在主張的一方。這才能使申訴之路走起來更加事半功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勞動局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24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