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和放棄遺產所有權有區別嗎
放棄繼承權和放棄遺產所有權有區別
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由此可見,放棄繼承是繼承人的一種權利。而《物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法律效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遺產處于無主狀態,適用《物權法》第二十九條的意義在于,從被繼承人死亡時起,繼承人無論是否接受了遺產中的動產還是辦理了不動產權屬變更登記手續,遺產都屬于繼承人所有,繼承人如果不接受遺產,屬于放棄繼承權而非放棄所有權。繼承是繼承人取得被繼承人遺產所有權的基礎,失去了這個基礎,繼承人的所有權就無法存在。拋開繼承權談所有權,所有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繼承權的接受和放棄取決于繼承人的意志。繼承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從繼承開始到遺產分割前,繼承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決定接受還是放棄繼承權,其他人不得干涉,故繼承人的配偶無權左右繼承人作出是否放棄繼承的決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即禁止繼承人以放棄繼承權為條件而不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清償個人債務,不承擔撫養、扶養、贍養義務等。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不會影響其履行法定義務的,這種放棄就是有效的。只有當繼承人繼承遺產后,作為配偶的一方才能依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成為繼承人因繼承而取得財產的共有人。
相關知識:
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的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最后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表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但需經人民法院依據其提出的理由作出決定;而喪失繼承權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則不能改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行政公文種類包括哪些
2020-11-29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