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意義上的“公知”是指任何一個公眾都可以知道的狀態。相關技術內容是否“為公眾所知”,是判斷其是否構成現有技術的基本標準。備案企業標準是否自然構成專利法中的“公知”,在實踐中存在爭議,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不同的認定。參加研討會的專家普遍認為,相關技術信息必然會涉及到標準中,有些標準還可能包含技術秘密,如果找不到,可以認為是公開的,屬于公共領域。特別是對于企業標準,從企業標準備案管理的立法地位、實際操作和交易習慣來看,由于備案行為本身的原因,不宜直接認定企業標準為專利法意義上的“公知”,除非有證據證明備案標準已經公開或者公眾可以隨時自由獲取。也就是說,關鍵要看標準管理部門和制定標準的企業是否對標準本身采取了保密措施,專家也指出,有的企業標準正常開放,有的不正常開放,有的不正常開放,需要案例分析。鑒于近期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再審的一件專利無效行政案件涉及這一問題,專家呼吁最高人民法院通過該案盡快明確審查判斷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合同打工受傷怎么辦
2021-02-24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行政訴訟休庭一般多長時間
2020-12-24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