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期間,勞動者依法相應哪些方面的權益
1、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隨著勞動制度的改革,勞動報酬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勞動者付出勞動,依照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而及時定額的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則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違法這些應盡的義務,勞動者有權依法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獲取勞動報酬是勞動者持續的形式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2、勞動者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這是保證勞動者在勞動中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對享受勞動權利的主體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護。這面包括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如果企業單位勞動保護工作欠缺,其后果不僅是某些權益的喪失,而且是勞動者健康和生命直接受到傷害。
3、勞動者享有休息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4、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疾病和年老是每一個勞動者都不可避免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但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險還存在一些問題,社會保險基金制度不健全,國家負擔過重,社會保險的實施范圍不廣泛,發展不平衡,社會化程度低,影響勞動力合理流動。
5、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公民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越來越依賴于專門的職業培訓。因此,勞動者若沒有職業培訓權利,那么勞動就業權利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6、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因執行《勞動法》或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引起的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雙方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分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解決勞動爭議應該貫徹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相關知識,勞動者依法享有求職選擇權、獲取報酬權,休息權、安全保障權等權利。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上班途中因公死亡怎么賠償
2021-01-03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桐城農村拆遷安置房商品房有哪些區別
2021-02-09拆遷安置合同不是屋主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