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根據該規定,企業擁有更大的內部管理權限,并且有權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因此,在以下不同情形,企業可通過內部管理的方式對職工的不同違規行為采取不同經濟處罰措施:
一、員工自身過錯造成企業經濟損失,企業可扣除員工工資以賠償損失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根據該規定,律師建議,企業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可明確企業經濟損失數額標準,即達到多少數額企業可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同時,律師提醒,企業每月扣除員工工資部分不得超過工資的20%,扣除總額則可超過20%,與損失數額相當。
二、員工違反企業規章制度,企業可降低其工資待遇。
除企業可通過扣除工資方式對員工過錯造成經濟損失進行處罰外,《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紀律或者規章制度被用人單位處分并降低其工資待遇的,降低后的工資不得低于上海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根據該規定,企業無權對員工進行罰款,但是企業可根據內部實行的規章制度降低員工的工資待遇。律師建議,企業可在《員工手冊》等規章制度中明確員工違紀的具體行為,如幾次曠工、遲到或因過失造成企業損失達多少數額等即視為違反企業勞動紀律;此外還須明確降低工資的數額,如員工違紀不同程度業相應將減少多少績效獎金數額。
此外,律師提醒企業,并非所有違紀行為都不得低于上海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實踐操作中,對于遲到、曠工等未出全勤的違紀行為,企業可根據其實際情況降低其工資待遇,而無須考慮是否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