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舉報一定要實名制?姜*授認為,勞動者遭遇不公正待遇解決途徑之一,即是向勞動保障的行政部門去舉報,并且舉報需要實名,否則,勞動保障部門處理起來有難度。
比較到法院申請仲裁,選擇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不僅省去了繁文縟節,還大大節省了時間,如此降低討要成本之舉,為何沒有形成勞動者的趨之若鶩呢?當然不是大家已不需要為拿不到加班費犯愁,而是有關部門長期養成的守株待兔工作法,以及自身的生存困境,讓他們失去了要舉報不想舉報、想舉報不能舉報。
如果說勞動者對本單位的匿名舉報,尚需信心和勇氣的話,當勞動保障部門只有實名舉報才受理時,則近乎于“閉門謝客”了。不說較無保障的農民工,也放下那些在私企工作加班如便飯者,即便在機關事業單位,加班無酬或少酬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勞動保障部門難道真的不知道?
連匿名舉報都不情愿,實名舉報又有多少操作性呢?連薪酬較有保障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拿不到加班費都很少有人敢于實名舉報,又何談私企的職工呢?再看看那些申請勞動仲裁案例,有幾個不是與單位決裂后的“產物”?同樣,如果不是做好了被單位“踢出”的準備,又有幾人能夠實名制舉報?
我們當然希望更多勞動者都能名正言順地公開向單位討還加班費,但對那些只能選擇匿名舉報、甚至“甘于”被侵權者更應給予援助。勞動保障部門不妨要求用人單位每季或者半年申報一次發放情況,再在嚴格復核的基礎上,結合常規性檢查和突擊性抽查,多一些主動,盡可能減少用人單位的“折扣”,增加職工實名舉報的信心。
重視職工實名舉報,不放過職工匿名舉報,對職工沒有舉報的同樣過問,如此做法,才能不斷擴大執法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勞動者也不會因索要應得薪酬而付出被單位報復性開除的代價。可以說,勞動者遭遇不公正待遇的解決之道需要實名舉報,卻不應該是讓勞動執法不難而令勞動者很難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農村違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一平方多少錢
2020-12-11補償不合理,我可以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嗎
2020-12-13墳地算宅基地嗎,遇拆遷怎么結算
2021-02-07農村拆遷補償款需要每個人都要簽字嗎
2021-02-05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學校拆遷補償方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