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如一個員工的月薪是5000元,包括3000元的基本工資、1000元的全勤獎勵和1000元的津貼。比如在一個月的法定假日工作,每天工作9個小時。如何計算加班費。從這個案例中,我們首先可以判斷,我們需要支付加班費,因為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了國家規定的8小時,而且我們在法定節假日上班也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加班費應該算多少呢?我們需要確定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勞動法》第44條規定,加班費按工資的150%和300%支付。通常按照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來計算,那么勞動法所指的“工資”是什么呢?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是多少?在上述情況下,5000元是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這可以理解嗎?還是按照3000元的底薪計算?法律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澄清,所以在實踐中有各種各樣的計算方法,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理解。參照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仲裁委員會2009年頒布的《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顯然有傾向性規定,不利于對勞動者的保護。《指導意見》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認為計算基數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可確定為“5000元”。同時,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獎金、津貼、補貼等不屬于正常工作時間的,按約定執行”,即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什么是正常工資的,其中可以不包括1000元以上的全勤獎勵和1000元津貼,即正常工作時間可以減為“3000元”,然后還規定“除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外”,該規定告訴雇主,他們可以繼續與工人討價還價,商定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這是最低工資標準。例如,在廣州,是“860元/月”。這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的底線,不能逾越。這樣,“正常工時工資”就變成了“不正常”
用人單位首先要記住的是,必須事先與勞動者約定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如果他們不同意,可以通過單位的工資制度來制定規定,當然不低于“860”。如果沒有約定,就會付出高昂的代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舉證責任在用人單位,俗稱舉證責任倒置,即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欠10萬元加班費,用人單位應當提供考勤表、考勤表、工資單等證據,證明勞動者沒有加班,或者加班時間過長,用人單位按照規定支付了加班費,否則,用人單位將被判敗訴1.用人單位通常不規范管理,不記錄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在工資單上也沒有明確具體的反映,因此敗訴的可能性很大我在一起勞動爭議案中擔任代理人。員工在公司工作一個月,具體負責公司的人事工作。由于用人單位認為給的工資太高(2萬元/月),反映不出能力,一個月后被辭退。員工到法院起訴用人單位,除了要求經濟賠償外,還要求賠償加班費(1.5萬元),員工無法提供任何證據(根據我的經驗判斷,可能沒有必要),但舉證責任在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的行政人員由員工管理,平時很亂。根本沒有出勤記錄。工資是用現金支付的,沒有工資單,沒有詳細的工資清單,單位不能提供證據,最后法院判決單位敗訴,現在看來很不公平
2.用人單位有出勤記錄和工資單,但證據本身存在瑕疵
原來,用人單位是一張紙質打孔卡,上面記錄了出勤情況,但紙質打孔卡上沒有印章和簽名以及雙方的確認。如何識別?我在東莞辦了一個勞動案件。勞動者要求單位支付加班費,并向勞動仲裁機構提供考勤記錄和工資單。然而,雇主認為這是錯誤的,并提供了另一套證據,包括紙質穿孔卡和工資單(與勞動者提供的完全不同)。其共同特點是證據存在明顯缺陷,紙質打卡記錄上無單位印章或主管簽字、員工簽字。另外,員工提供的工資單是一張小紙條(沒有任何確認),而單位提供的是財務部門制作的工資財務單,沒有員工簽字。雖然用人單位有公章,但這樣的證據行得通嗎?現在在用人單位,大多是電子打卡。他們給員工一張電子門禁卡,可以記錄出勤情況。可以修改和刪除訪問卡。作為證據,法院能不能相信
我建議用人單位應該完善這部分證據,比如考勤記錄是否可以在月末匯總計算工資時,由具體經辦人員特別是員工本人簽字。另外,工資單要在單位留存的憑證上由員工簽字確認,這樣證據就比較完整了
3.證據至少要保存2年,但如果可以保存的話,要盡可能長,
在《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16條中,規定“工資支付臺賬至少保存2年”(含部分工資記錄憑證),《指導意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在兩年前收回加班工資,原則上由勞動者承擔舉證責任。兩年以上的加班費數額無法核定的,兩年以上的加班費不予保護。”《指導意見》明確:一是兩年舉證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不能提供證據反駁的,應當支持勞動者的訴訟請求;第二,如果是兩年以上,勞動者要求支付加班費時,舉證責任由勞動者承擔。勞動者不能提供證據的,將敗訴。這一規定主要針對珠三角地區的一些加工制造企業,特別是東莞、深圳等地的工人長期加班、長時間在單位工作。政府提議支付一大筆加班費。為了平衡利益,減輕企業負擔,采取了折衷措施。還應注意的是,雇主不應受到兩年證明期的影響。如果可以保留,就應該盡量保留。如果勞動者的要求超過兩年,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可以反駁的話,勝訴的幾率可能會更大
用人單位應該記住的第二點是,勞動者在兩年內要求支付加班費的舉證責任在于用人單位,所提供的證據應當充分、完整、無瑕疵
(3)仲裁時間的影響是什么p>如果員工于2007年1月1日開始在a公司工作,并于2008年6月1日離職,半年后即至2008年12月31日,向勞動仲裁機構提出請求,要求單位支付該段工作時間的加班費,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第一,應該適用哪一種法律。勞動法規定的仲裁時效為60天,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時效為1年。如果員工在2008年6月1日離職,應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因為該法于2008年5月1日實施,而《勞動法》于1995年1月1日實施。顯然,如果舊法與新法不一致,應以新法為準。同時,爭議發生的時間(離職爭議發生的日期)是新法實施后,如果我們繼續深入研究,如果員工于2008年4月30日離職,并于2008年6月1日申請仲裁,應適用哪部法律為《勞動法》,由于仲裁時效發生在新法實施前,且法律一般不具有追溯效力,因此仲裁時效應當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執行。但新法實施后提出仲裁的,仲裁程序依照本法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房屋距離修建的鐵路多少就會被征收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