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介紹
原告劉-秀(女)與被告宋-志(男)于1993年9月登記結婚。宋*系再婚,劉-秀結婚時帶有一名非婚生女宋-丹(1992年10月15日出生)。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因性格不和及生活瑣事經常發生矛盾,劉-秀于2001年10月離家出走,雙方分居至今。宋-丹也一直隨宋-志生活,由宋-志對其撫養教育。2007年4月份,原告訴至人民法院要求離婚,并要求撫養女兒宋-丹。被告同意離婚,但子女由誰撫養要求尊重孩子的選擇。宋-丹表示愿隨被告一起生活,被告也同意繼續撫養宋-丹。由此,引起撫養權的紛爭。(以上人名均為化名)
二、案例分析
離婚后繼子女撫養權的歸屬成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繼父母在離婚后對繼子女是否享有繼續撫養權,還是依照“隨生父母一方生活”的原則判定繼子女由其生父母繼續撫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十三條規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對此規定該如何理解?
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同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關系,在繼子女的撫養權歸屬上應當慎重考慮,既不能一概否定繼父母對繼子女的繼續撫養權,也不能與生父母對生子女的權利等同看待。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和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從這條規定可以得出:只有存在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才能形成《婚姻法》所規定的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根據《意見》的規定,可以推出,在形成實際撫養教育關系的前提下,在繼父(母)與生母(父)離婚時,繼父母也享有生父母所享有的對繼子女的繼續撫養權。
但是,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畢竟不同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關系,前者是基于繼父(母)與生母(父)之間的婚姻關系而形成的一種姻親關系,是婚姻關系派生出來的一種附屬關系,一般情況下這種關系會隨著婚姻關系的終結而終結;而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是基于出生而形成的血緣關系,這種關系是天然存在的,獨立于生父母之間的婚姻關系,不因生父母婚姻關系的終結而結束。父母對生子女的撫養、照顧和教育既是法定義務,也是自然上的道德義務,這種義務任何具有撫養能力的自然人都不能夠推卸掉,法律也沒有權力剝奪或者解除生父母對生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正是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存在的姻親關系和他們之間撫養教育義務的附屬性,導致這種撫養教育的權利義務本應隨著姻親關系的終結而自然解除。由此也可以推論:繼父(母)與生母(父)離婚時,生父(母)和繼母(父)都要求撫養該子女的,撫養權歸生父母所有。這也是確定繼子女撫養權歸屬的一般原則。
有一般也就有例外。例外的情形就是繼父母在某些情況下享有對繼子女的優先繼續撫養權。如上所述,繼父母對繼子女的繼續撫養權是可以通過《婚姻法》和《意見》的規定推定出來的,這也是民法上“法不禁止即合法”的推論,只不過這種撫養權在效力上一般低于生父母的撫養權。繼父母的繼續撫養權既然是合法的,那么何種情況下優先于生父母的撫養權呢?本人主張,只有同時滿足以下四個要件時,才可以在處理離婚糾紛時,選擇繼父母作為子女的繼續撫養人:
其一,繼父母與繼子女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撫養教育關系。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以婚姻為媒介形成的姻親關系,并不必然轉化成撫養教育關系,例如成年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只存在姻親關系,這種繼父母與繼子女只是名分上的,既沒有相互間的扶養關系,也沒有財產上的繼承關系。何種情形才能形成扶養關系?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并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實踐中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判斷標準。在理論界,存在著幾種學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