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所以在處理離婚案件中,對他們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問題上,應當考慮到他們的個人意愿,但考慮他們的個人意愿并不是也可以允許他們隨意放棄法定的被撫養權,選擇自己獨立生活。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例如:湯某某雖已16周歲,靠自已打臨工也能取得一點收入,但因收入較低且不穩定,并不能以其勞動收入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故不能視為湯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并不以子女的意志而消滅,由于湯某某系未成年子女,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仍須得到父母的監護,因此,盡管湯某某要求自己獨立生活,主動放棄其被撫養權,但也不能免除湯某某父母所應承擔的撫養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前還部分房貸收取賠償金合法嗎
2021-01-22贍養老人法院判決后多久有效
2021-03-19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