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所以在處理離婚案件中,對他們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問題上,應當考慮到他們的個人意愿,但考慮他們的個人意愿并不是也可以允許他們隨意放棄法定的被撫養權,選擇自己獨立生活。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例如:湯某某雖已16周歲,靠自已打臨工也能取得一點收入,但因收入較低且不穩定,并不能以其勞動收入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故不能視為湯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并不以子女的意志而消滅,由于湯某某系未成年子女,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仍須得到父母的監護,因此,盡管湯某某要求自己獨立生活,主動放棄其被撫養權,但也不能免除湯某某父母所應承擔的撫養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地役權和租賃權沖突
2021-01-13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