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前義務的特點是什么?
根據定義,合同前義務具有以下特征:
1。合同前義務的主體是具體的,即合同雙方為合同進行接觸和協商,從普通人之間的陌生關系到特殊的密切關系,實現了義務主體相對性的專門化。建立合同前義務的理論基礎是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雙方保持特殊的信任關系,信守承諾,注重信用,共同為合同的成功做出貢獻。如果違反該義務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即使合同未成立或已簽訂的合同被取消或宣布無效,也應支付損害賠償金。合同前義務是法律義務
合同前義務是法律強制雙方承擔的義務。這是一種強制性規范,而不是武斷的規范。這不是雙方約定的義務,也不允許雙方將其排除在外。因此,違反合同前義務是違法行為,而不是違反合同。合同前義務是附隨義務
與有效合同產生的合同義務相比,合同前義務不確定合同類型,也不以支付義務為內容。此外,隨著締約關系的不斷發展,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逐步形成了內容不同的合作、披露、保護和保密義務。第一項合同義務始于要約生效,最后合同生效
要約生效前,雙方只是普通人之間的關系,彼此的期望和義務較弱,不屬于特殊信托關系的范圍。合同生效后,通過雙方的聯系,要約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具有約束力,并形成特定的信托關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在信任另一方的基礎上為訂立合同做必要的準備,對違反合同前義務的行為實施制裁是有意義的。[3] 在要約生效之前,要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一方因可歸責于另一方的過錯而遭受損失,則可通過侵權法或不當得利法予以救濟。例如,在要約生效之前,當事人的合同前義務無疑增加了雙方當事人的負擔,不利于交易的順利進行。當然,“在少數情況下,沒有報價,但合同談判的一方因信任而遭受損失。出于公平和誠信的考慮,還將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
(一)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協商的
(二)故意(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標準計算表
2021-01-02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