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履行期滿后是否可以終止合同,本合同將自動終止,本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將終止,不再具有約束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條【合同終止原因】本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應根據下列任何一種情況終止:情況:
(I)債務已按照協議履行;(II)合同終止;(III)債務相互抵消;(四)債務人依法存放標的物;(V)債權人解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雙方可終止本合同:
(I)由于不可抗力,本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二) 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III)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義務,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其主要義務。(4)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義務或犯有其他違約行為,(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合同履行期變更的條件。合同履行變更的客觀事實。情節一般是指作為確立法律行為的基礎或環境的一切客觀事實;變化是指客觀上情況發生了異常變化。合同履行的變化不僅包括交易和經濟狀況的變化,還包括非經濟事實的變化。合同履行的變更發生在合同成立和生效后,履行終止前。一方面,合同訂立時發生合同履行變更的,應當認為當事人已經承認事實,當事人仍然將變更后的對自己不利的情形作為合同內容,表明當事人自愿承擔風險,所以沒有必要事后保護;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履行的變更發生在合同履行完成之后,則合同履行的變更原則不適用,因為此時合同關系已經消除。合同履行的變更是雙方無法預見的。如果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能夠預見,則表明他已經承擔了事件的風險,因此合同履行變更原則不適用;如果當事人事實上沒有預見到合同履行的變更,但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應當預見到,則仍然不能主張合同履行的變更。合同履行的變更不能歸咎于雙方。即雙方對合同履行的變更無過錯。不可歸責于雙方的原因可分為不可抗力、事故和其他事件。原合同的履行因合同履行發生變化而明顯不公平。合同履行發生變化后,往往會造成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如果當事人繼續履行合同,顯然會對當事人不公平,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在這里,我們必須把握“度”,即合同履行的變更必然造成當事人利益的極大失衡。如果對當事人的利益有輕微影響,則該原則不能適用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將不再自動終止。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