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生效后,由于一方或雙方的意愿表達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約定解除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認為解除合同比繼續履行合同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并根據合同自由原則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對此,中國《合同法》第93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當滿足解除合同的條件時,有權解除合同的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當法律規定的情形發生時,一方當事人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并依法解除合同。根據中國《合同法》第9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在履行期屆滿前,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其將不履行其主要債務
(3)一方延遲履行其主要債務,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
(4)一方延遲履行其義務或犯下其他違約行為(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主要包括:因合同內容不合法和國家主管機關決定解除合同;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違法活動,出租人要求解除合同;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式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遭受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無正當理由不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租金。承租人逾期不付款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因租賃物的全部或部分目的不能實現的,可以終止合同;如果雙方未約定或明確約定租賃期限,雙方可隨時終止合同(但出租人應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租賃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租賃物不合格,承租人也可以隨時解除合同;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與其共同居住的人不愿繼續租賃房屋的,自然可能導致合同終止;破產企業未履行的房屋租賃合同,由清算組決定是否終止
租賃合同因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違約而終止。承租人擅自搬出租賃房屋并停止履行合同的,該房屋的租賃合同將因不必要的租賃關系存在而終止。依法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是雙方意圖的真實表達,受法律保護,雙方應認真履行。但是,由于承租人可能無正當理由不想履行租賃協議,因此可以在未與出租人協商或協商的情況下搬出租賃房屋,并停止履行合同義務。這種情況屬于承租人違約,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講,法律不應支持這種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