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協商解除合同如何賠付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協商解除合同,賠償金額由協商約定決定,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則無賠償。
勞動合同解除的種類
可分為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三種情況。本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為協商解除,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互相協商,在彼此達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協商解除的條件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應當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和勞動部頒發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勞動合同的解除也不是為所欲為的,如果是協商解除,那就要真正地做到自愿、平等、公平地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所雇傭員工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則下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是用人單位主動提出,依然適用于勞動法中關于經濟補償金的相關規定。但如果是勞動者提出,在協商中沒有規定,則無任何相關的賠償金。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協商解除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用人單位與所雇傭員工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則下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是用人單位主動提出,依然適用于勞動法中關于經濟補償金的相關規定。但如果是勞動者提出,在協商中沒有規定,則無任何相關的賠償金。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