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年限如何計算
關注一勞動合同終止都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終止,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可能有以下四種情況:(1)雙方都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合同,但是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4)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這其中,只有第四種情況不需支付經濟補償,其他三種情況都需支付經濟補償。
具體案例
田-明(化名)于2011年11月進入上海一家機械制造公司,從事裝配鉗工類工作,書面勞動合同期限至2013年1月31日,每月工資2600元。今年1月31日,公司沒有與田-明續簽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終止。田-明向松江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600元,仲裁支持了田-明的請求。
公司不服,訴至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公司認為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申請人如續簽勞動合同,需在合同到期一個月前向公司提出,如未提出,視為申請人單方不愿意續簽勞動合同。田-明未提出續訂意向,導致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公司不需要為此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法院審查,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真實有效,田-明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提出續訂的意向這一情況也屬實。但法律規定,勞動合同終止,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而勞動者拒絕的情形外,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期滿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可免除支付經濟補償的義務前提是勞動者拒絕續訂,而不是勞動者沒有提出續訂。本案中,這家機械制造公司未能證明公司維持或提高了勞動合同的約定條件而田-明拒絕續訂勞動合同,因此仲裁委員會裁決公司需支付田-明經濟補償金,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近日,上海一中院終審駁回了公司的申請。
相關案例華某于2008年10月進入某電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工資為2600元∕月,簽訂勞動合同期限為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2010年9月30日,電子公司書面通知華某,在不增加工資前提下同意繼續與華某簽訂勞動合同。華某在此通知回單上明確提出需調薪至3000元∕月,低于此標準則不續簽。2010年10月31日,電子公司終止了與華某之間的勞動合同。雙方在工作交接時,華某提出單位應按工作年限計發經濟補償金,電子公司則認為是因華某自己原因致雙方勞動合同終止的,故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雙方為此產生爭議,華某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電子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5200元。
仲裁委認為,公司與華某訂立的勞動合同即將到期時公司依法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華某,在維持原工資待遇不變情況下同意與其續訂勞動合同,體現了公司愿意與華某之間續存勞動關系。雙方最終未能續訂勞動合同的原因,是華某提出加薪而單位未能答應所致。仲裁委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駁回華某的仲裁請求。
關注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年限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其中還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由于《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勞動合同期滿終止一般沒有經濟補償,所以對跨新法執行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經濟補償年限,自《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即2008年1月1日起計算,而不是從用工之日起計算。但需注意,《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若構成違法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已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按經濟補償金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并不受不早于2008年1月1日的限制。
相關案例辛苦干了七八年,一朝被要求離職,老板只答應給4個月工資作為補償。2011年7月29日,在**金山電池有限公司上班的林-女士情急之下喝了半瓶洗潔精以示抗議,后被送到醫院及時救治。
林-女士于2004年3月進入**金山電池有限公司財務部工作。次年,林-女士的丈夫鄧先生入職同屬一個老板的**電池制品有限公司。“幾個月前,老公找到另一份工作想辭職,廠里叫我勸他留下來。”鄧先生辭職最終未成。但公司找到林-女士說,7月底她的合同到期,要林-女士兩口子一起離開。
林-女士屬于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而不是提前解除,盡管在廠里干了七八年,但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底不滿4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企業向林-女士支付4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未低于法定標準。不過,企業在處理此類事情時應注重公平、合理用工,加強與員工的溝通,維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關注三終止事實勞動關系如何支付經濟補償?
首先明確,未簽或未續簽書面勞動合同不等于事實勞動關系。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情形多種多樣,可能是勞動合同關系,也可能是勞務關系、承攬關系等。所謂事實勞動關系,就是應簽(續簽)未簽(續簽)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關系。既然是勞動合同關系,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規定,原則上也適用于終止事實勞動關系。
此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支付經濟補償。
由于《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對此有明確規定,所以對于因勞動者拒絕補簽勞動合同而終止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年限,應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追溯至員工在本單位全部工作年限。否則,用人單位可在合同到期后不續簽,直至欲解雇勞動者時才故意制訂一個條件苛刻的合同文本,導致勞動者拒簽,這顯然有違立法本意和公平公正的原則。
另需注意,根據上海市高院《關于<適用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但當事人未續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當事人應及時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已盡誠實信用義務,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如勞動者拒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并拒絕繼續履行的,視為勞動者單方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實際工作期間的相應報酬,但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相關案例王先生于2005年4月進入某展覽公司,勞動合同兩年一簽,最后一份期限為2007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2009年3月,公司因故既未終止李先生的勞動合同,也未提出續簽,王先生照常上班,公司照常發放工資。
2012年11月,公司調整王先生的工作崗位遭拒,才發現他的勞動合同早已到期。于是公司要求王先生簽訂勞動合同,而合同上的崗位正是公司要求王先生前去的新崗位,這被王先生拒絕。公司遂向王先生發出書面通知,終止雙方勞動關系。雙方因經濟補償問題發生爭議,最終仲裁認定公司應按王先生在本單位的全部工作年限,支付8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可抗力條款應包括哪些
2020-11-21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