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效力,又稱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約束當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強制力。那么,怎樣的才能對當事人或第三人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呢﹖當事人訂立合同是一種經過合意的民事行為,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則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在法律上產生約束力。《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也就是說訂立合同的行為如果符合上述條件就是民事法律行為,合同在法律上就產生了約束有關當事人和第三人的效力,否則不產生法律效力。
不產生法律效力的合同為無效合同。原《經濟合同法》第七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幾個條件:?(一)?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合同;?(二)?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所簽訂的合同;?(三)?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簽訂的合同或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簽訂的合同;?(四)?違反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經濟合同。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依據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對方,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合同無效的條件是:?(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無效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房地產合同是眾類合同中性質較為特殊的一類合同,此類合同的訂立不僅要遵守《民法通則》,原《經濟合同法》、新《合同法》等的規定,所訂立的合同還應當到有關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相關的批準、登記等手續,合同方能產生法律效力。作為海南特區來說也不例外。但是前些年海南房地產由于盲目開發、缺乏預見和規劃,使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熱、過快,加之當時有關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出臺滯后,造成海南房地產市場混亂,經濟活動無章可循,直至199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開始施行,這種現象才逐漸得以緩和,海南房地產市場也才開始逐漸步入正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行政執法的類別包括什么
2021-03-02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