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嚴禁企業與勞動者簽訂的合同中出現“發生傷亡事故由勞動者自行負責”的條款。可是,有些企業勞動保護條件差,安全衛生不執行國家標準,加之追求利潤而不在勞動保護和安全衛生上投入經費,生產中往往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便在勞動合同中寫入違法條款。江南某化工公司是一家以生產農藥為主的企業,在該公司的《勞動協議》中有這樣的條款:“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定,否則,造成中毒或死亡事故概由自己負責;未經許可自行延長勞動時間所造成的中毒等后果自行負責……”如果不是發生嚴重的中毒事件,公司的職工們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親手簽下的“勞動協議”竟是一份以生命安全為代價的“生死合同”。
一些招用外來勞動人員的單位,怕勞動者“跳槽”,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將其身份證、現金等做“抵押物”,甚至扣押其平時應得的福利或工資等,勞動者如有違約,則扣押物不予返還。某汽車公司向所屬各部門發出了《關于交納全員風險抵押金的通知》,要求公司所有職工一次交齊風險抵押金,風險金最高金額為20000元,最低2000元,并規定,如本年度在經營、工作中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或出現較嚴重違紀等問題,實施必要的扣罰。實際上,強迫職工交納風險抵押金,單方面地實施制裁,違反了《勞動法》第三章第十七條的規定,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個別企業用鉆法律空子的方法損害職工的利益。陳某到某中外合資單位搞財務管理工作,原有的勞動合同到期時,單位突然提出與他再簽訂一個半年期合同。已58歲的陳某沒有多想就與單位簽了約。半年后他收到單位的退工單時不禁愕然,原來勞動部曾頒布新規定,1995年2月10日以后續簽勞動合同的,合同停止后外商投資企業可不再給予職工經濟補償。陳某40多年的工齡補償金就這樣被企業“巧妙”地運用法律“剝奪”了。針對此類現象,有關人士指出,為使勞動制度改革正常運行,應加強新法規、政策的宣傳,事先告訴職工應有的權利和義務。職工也應增強學法、懂法的意識,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