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科,或者是當地勞動局。
相關條例:
實踐中,引發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產生的主要有以下四大風險點:一是提供勞務者風險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低;二是接受勞務一方組織管理與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三是部分領域的不規范用工現象明顯;四是為規避勞動爭議訴訟可能面臨的風險,部分身體權、健康權受侵害的個人選擇按照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由立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即,《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后,接受勞務者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由"無過錯責任原則"變為"按照各自過錯承擔相應責任"。故在此類案件中,提供勞務者并非被當然免除了證明責任,其就自身不存在過錯、接受勞務者一方存在過錯之事實仍負有舉證義務。
此外,工傷事故不屬于提供勞務者受害者責任糾紛案件調整的范圍,法院經過審理,如認定受害者所遭受的人身損害系工傷,應當釋明原告撤訴之后申請工傷認定,其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最后,從上述幾個案件的審理結果來看,法院在該類案件中調解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主動審查用工單位投保相關商業險的情況。在投保了商業險的情況下,鑒于損失能夠被保險賠償金部分甚至全部分擔,出于快速解決糾紛的目的考慮,接受勞務一方會有較強的意愿通過協商方式解決糾紛。故當事人投保商業險的情況雖與案件的事實認定無關,但查明之后確能有效提高法院調解工作的針對性和成功率,亦有助于一次性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在此,也建議用人單位通過選擇合適的商業保險、合適的投保金額,有效避免用工風險。
但是在很多時候,侵犯大家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建議大家在遇見問題的時候,積極的尋求法律的幫助,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刑事案件法庭收費標準
2021-01-11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