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對象主要有:()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騙取貨物。有的偽造證件、合同書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或其他部門的擔保書,以合法身份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匯票,盜竊單位空白支票,利用失效的支票或空頭支票誘惑對方訂合同;有的以洽談業務、訂貨、幫助他人推銷產品為由,與對方簽訂合同,等等。行為人行騙時大都隱瞞真實身份,以先提貨、后付款為由,利用對方急于推銷自已產品的心理,騙取貨物。然后將貨物低價銷售,私吞貨款,或者將貨物用于還債、作抵押等。()虛構貨源,簽訂空頭合同,詐騙貨款。有的偽造上級主管部門的假批文作貨源;有的以偽造的提貨單作貨源;有的抓住對方急需某種緊俏物資和商品的心理,口頭虛構貨源;有的故意讓對方看不屬于自己卻謊稱是自已的貨,或根本無貨可看,蒙騙對方;有的則以偽造的買賣合同作貨源;等等。()偽造身份簽訂虛假合同,騙取他人預付款或定金。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有兩種心理:一是只要將預付款或定金騙到手,就算大功告成:另一是先騙得預付款或定金,然后如有可能騙到貨款就繼續騙取貨款,沒有可能就一走了之。(4)以誘餌開路騙取他人錢物。有的犯罪分子為了達到騙取對方巨額財物的目的,以給付部分預付款為誘餌,一旦把對方的錢物置于白己的控制之下后,就溜之大吉,還有的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騙取對方信任,誘使對方進一步按合同交付財物,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欺詐手段騙錢騙物。(5)簽汀假合同,騙取他人的活動費、好處費或提成費等,這些人同對方簽訂合同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騙取貨物、貨款,也不是為了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而是為了一次性地騙取各種名義的費用,只要將這筆財物騙到手就遠走高飛。這些人一般都偽造身份、證件,自稱能買到急需緊俏物資或以幫助對方推銷產品為誘餌,寫對方簽訂虛假買賣合同。(6)以聯合經商、投資、協作等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進行詐騙。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往往是在合法的身份掩蓋下,以某公司、簡場等的名義,偽造營業執照和注冊資金等,欺騙他人與之簽訂聯合經營協議,騙取他人的錢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