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同的概念,民法學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合同是指確立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包含經濟合同、行政合同、勞動合同等;狹義的合同是指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包括物權合同、身份合同等。目前我國關于合同概念的民事法律規定有二條,一是《合同法》第2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訂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二是《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在司法實務中,上列合同存在著書面、口頭等形式。對于合同詐騙罪的“合同”概念,并無明確的司法解釋。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可視為是合同詐騙罪的雛形規定,其中有“利用經濟合同詐騙公私財物”的提法。現行刑法把合同詐騙罪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使其脫離了侵犯財產罪這一章而置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的范疇,從此意義上合同詐騙罪的“合同”應為反映市場交易內容的債權和物權合同,而不應包括諸如行政合同、勞動合同、婚姻合同等,同時,由于刑法在金融詐騙罪一節中新設立了集資、貸款、票據、金融憑證、信用證、信用卡、有價證卷、保險詐騙罪等罪名,合同詐騙罪的合同自然對上述內容予以排除。實踐中利用如抵押、質押、合伙、承包、租賃、聯營、買賣、加工承攬、保管合同進行詐騙,必然侵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和市場經濟秩序。
合同詐騙罪的“合同”是詐騙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也是構成本罪的特征。在合同詐騙犯罪中,合同既可以是無效合同,也可以是有效合同,既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合同法》規定的其他形式如攝影、錄像、電子郵件等。口頭合同應排除在合同詐騙罪的“合同”之外。《合同法》規定除即時清結外必須采用書面形式,而合同詐騙罪法條中表述了“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所謂簽訂即是簽字、訂立之意,兩者相合自然得出合同詐騙罪的“合同”不包括口頭合同。在合同詐騙犯罪中,合同的形式以及法律效力不影響詐騙犯罪的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