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賠償損失范圍是否包括可得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的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即合同解除后,當事人仍可要求賠償損失,損失包括可得利益,但有限制條件,即所要求的損失存在,與違約方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且不得超過義務人的預期。”
“可得利益的賠償不但必須而且可行。可得利益賠償的合理標準是:通過賠償使受害人處于合同已被適當履行的狀態。為此首先必須確定合同如能履行,非違約方所應該獲得的利益;其次,則要確定因為違約而造成違約方所處的現實利益狀態。二者之間的差距即為非違約方所遭受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而賠償可得利益的極限就是合同如能履行時非違約方獲得的利益。確定可得利益賠償的范圍,必須根據上述標準,而不能以受害人在訂立合同之前的利益狀態為標準。如果僅僅確認后一種狀態,那么盡管受害人在訂立合同后為準備履行或作出履行所支付的代價獲得了補償,但其訂約所期待的利益并沒有實現。對于違約方來說,雖然作出了補償,但可通并未使其承擔不當得利的后果,在違約本身就是為了獲得比履行通獲得的更多的利益的情況下,此種賠償顯然對于違約方十分有利,其結果會誘發違約行為。所以,只有按照使受害人處于合同已被適當履行標準進行賠償,才能維護交易秩序,防止當事人隨意違約。除特定物買賣以外,此種賠償能夠實現當事人訂約所期待的全部利益。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所遭受的實際損失完全超過了可得利益的損失,應當按實際損失賠償。
賠償應當遵循以下規則:
(1)合同法并不規定賠償受害人因從事一項不成功的交易所遭受的損失。
(2)損害賠償不包括非違約方所支付的不合理開支。至于什么是“合理開支”,則應根據交易習慣等標準綜合評判。
(3)損害賠償的主旨在于補償受害人的損失,但損失必須是實際遭受的損失。如果,要賠償利潤損失,則必須要有確鑿證據證明這些利潤是存在的或會發生的。尤其是在這些利潤的計算中應扣除必要的支付,也就是獲取這些利潤所必須支付的費用。所以可得利益是凈利,而不是毛利加上為獲取這些毛利所應支付的費用。
(4)損害賠償要適用損益相抵規則。比如因投資中斷使工程停工,減少材料費、勞務費等開支。這些由于違約而節省的費用必須從賠償額中扣除。
(5)損害賠償應扣除本來可以適當避免擴大的損失,但對于為減少損失而支出的費用則應予賠償。這些費用必須是合理的,比如安排一項替代性購買的開支。
(6)損害賠償不能以違約方因違約而得到的利益為標準來確定賠償額,不能判以懲罰性損害賠償。”
法律另有規定外,賠償范圍應當包括:
1、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包括可得利益(履行利益)和信賴利益。
2、因合同解除而產生的損害賠償。
(1)債權人訂立合同所支出的必權費用;
(2)債權人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做準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3)債權人因失去與他人訂立合同機會所造成的損失。
(4)債權人已經履行合同義務時,債務人因拒不履行返還給付物的義務給債務人造成的損失。
(5)債權人已經受領債務的給付物時,因歸還該物而支出的必要費用。”
以上就是關于這個問題的相關介紹,大家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如果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進行正確的維護,這樣才能減少因合同解除帶來的經濟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網貸電話騷擾怎么辦
2020-11-13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