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這一稱呼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我們誰都有過監護人,而且我們也都有成為監護人的可能。那么在我國的法律中監護人的定義是什么?監護人是指對沒有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進行人身,財產等其他權益起監督保護的人。
法律中監護人的定義是什么?
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條件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監護人身上的責任十分重要,對于保護被監護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監護人的范圍十分廣泛。其實我國的法律還規定,如果被監護人違法了法律,不會被處罰,但是其監護人將受到法律的相應的處罰,所以監護人一定要對被監護人起到監督的作用。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30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