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雖然也是基于違約事實而產生的法律后果,但它不屬于違約責任方式,而屬于合同違約后的一種補救措施;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也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一種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97條對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規定得十分明確,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合同解除后的一項法律后果,但這種法律后果不表現為違約責任,更不表現為違約金,因為該賠償責任的適用有兩個原則:一是實行過錯原則,無過錯不產生賠償責任;而違約責任實行無過錯原則,只要有違約事實的存在,不能主觀上有無過錯,都要承擔違約責任。二是損失實際發生原則,即賠償的損失必須是實際發生的損失。
解除合同一方不能主張違約金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解除合同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后合同自始不存在,而違約金條款是原合同之一部分,不具有獨立性,該約定也歸于消滅,解除權人當然不得依照原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主張違約金,只能要求賠償損失。如果合同中明確約定合同解除適用違約金條款的,從其約定。
相關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