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以個人名義與企業簽合同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等,所以是可以個的名義與公司簽訂合同的,合同依法成立就受保護。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條?【合同定義】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八條?【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解除合同后的法律后果
1、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恢復原狀還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2、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3、賠償損失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等,所以是可以個的名義與公司簽訂合同的,合同依法成立就受保護。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