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雙方簽訂了購房合同,合同中對如何支付房款沒有約定,過戶時甲要求已在過戶前支付房款,乙要求在辦理完過戶再支付房款,雙方對此協商不一致,僵持不下,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雙方對合同約定不明造成的。
在我國,這方面的法律主要是《合同法》,而《合同法》是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所謂“意思自治”指的是,法律不干涉合同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充分尊重合同雙方的真實意愿。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合同標的及付款時間、過戶時間一般應當在合同條款中予以約定,但是沒有約定的,合同并不是當然無效。在這種情況下,法律采用合理的處置方式,如:對于付款時間沒有約定的,應當在合理的時間內付款,這里的合理時間并沒有絕對的限制,也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對于沒有約定過戶時間的,如果對方已經付款,就推定付款后,就應立即采取過戶行為,如果對方還沒有付款,賣方可以對方沒有付款為由,拒絕辦理過戶手續,當然,即使沒有付款,就辦了過戶手續,也不見得就一定會有損失,只是增加交易風險。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了合同約定不明的處理原則: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對于有些約定不明的合同卻不容易找到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處理起來就比較困難,對這種情況的處理原則是:約定不明或沒有約定引起的糾紛宜認定為是當事人雙方的責任。合同條款非常重要,交易主體一定要盡可能地簽訂內容詳盡的書面合同。對于合同約定不明雙方都有責任。歸結于哪一方當事人責任都是不合理的。
房屋買賣合同履行過程當中,如果出現約定的合同解除事項時,或者法定解除合同的事項時,應該及時行使解除權,切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對方違約,合同就解除了。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因此,在付款期限不明的情況下,賣方應該按照合同法的規定,書面通知賣方合理的付款期限,經過催告買方逾期仍不付款的才可以解除買賣關系并沒收定金。雙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相互協商處分自己的權利,達成調解協議符合法律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