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間合同存在欺詐的情況有哪些
新的《民法典》(2021.1.1起生效),同時現行《合同法》廢止?!睹穹ǖ洹飞埃逗贤ā芬幎ǎ?/p>
1、居間人往往利用公眾認知度較高的媒體發布虛假信息,誘使委托人上當。
一些中介機構利用大眾熟知的媒體發布虛假的信息,如轉讓技術、尋求技術合作、加工承攬等,而事實上中介機構發布的只是一種廣告,并不是合同,也不是合同的要約,只是一種要約的邀請??吹搅藦V告的公眾找到廣告的發布者并與之商談才能提出要約,直至承諾。因此受欺詐方與中介方在刊登廣告的條款或文字表達方面發生關于違約責任的爭論時,受欺詐方往往很難取勝。
2、居間人與第三人進行惡意串通,獲得委托人的預付款、定金及服務費。
居間合同欺詐多以無償獲得或不平等獲得委托方的中介費為目的,所以居間人提供的信息必然是虛假的,否則也就不構成合同欺詐。居間人慣用的手段就是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共同設置陷阱,使受欺詐方甘心上當付出預付款及中介費。一旦第三人不履約或逃之夭夭,居間人也不會因提供居間服務而受到法律的追究。而受欺詐人要找居間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的證據是非常困難的。
3、居間人故意夸大第三人的履約能力,促成委托方與第三人簽約以獲取中介服務費。
這種欺詐行為主要表現為居間人夸大第三人的履約能力,沒有把與合同有關的真實情況告訴委托方,致使委托方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在履行了一部分后不得不終止,而委托方則因要求返還中介費沒有合法依據而不得不承受損失中介費的后果。
4、居間人和第三人串通在合同履行中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使委托人承擔違約責任。
居間人和第三人串通,在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履行中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不但賺取了中介費,而且使委托人有苦說不出。多次進行這樣的欺詐行為不但獲得可觀的中介費,而且完成了第三人的加工任務。這種欺詐往往在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中就已經設下陷阱,多數表現為加工承攬合同。例如,
居間人串通第三人虛報加工任務而中介費根據合同標的額的百分比提取,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高額加工承攬合同,按百分比給居間人提取了中介費,但在實際履行中第三人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當委托人找居間人時居間人以合同的解除與自己無關為由拒絕退還中介費。此時委托人往往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的串通,只能吃啞巴虧。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居間合同中常見的欺詐情況往往是利,媒體的平臺來散布虛假的信息,讓委托人進行上當,還有就是和其他人惡意串通來,獲取更多的利益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職業病診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