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階段發現被告抽逃出資怎么辦
《公司法》第20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第36條: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公司法第201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八十條規定,被執行人無財產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其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依股東性質區分有兩種情況,一是投資股東為單位,法院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八十條規定直接追加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若投資者為自然人的股東抽逃出資,追加其為被執行人暫無相關法律依據,但此類情形案件存在較多。筆者認為,對該法條應從立法本義做擴大解釋,自然人作為股東,其出資后抽逃資金,構成了對公司財產權實質上的侵犯和占有,作為公司的股東抽逃注冊資金,侵犯的是公司的財產權和利用該財產對外承擔責任的能力,開辦單位抽逃出資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人,自然人股東同樣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人。“開辦單位”實際上是指開辦企業的投資者,而不應把“單位”只理解為“主管部門”或?“投資單位”。執行實踐中多數法院都將該法條作擴大化解釋,以便更好的維護權利人的利益得到實現。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在執行階段中,如果發現有被告抽逃出資行為,這個情況要考慮對方的實際影響,如果影響不大一般不會構成犯罪,在達到了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的時候就會構成犯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