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如何設置條件或期限才能被認為有效
案件簡介:原、被告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過戶后仍由被告居住,直至身亡或五年后搬出。
2008年9月8日,原告程某某(乙方)與被告馮某(甲方)簽訂了一份“樓房轉讓協議”,該協議約定價款,付款期限等,同時雙方商定辦理過戶手續后,仍由甲方繼續居住,乙方不計收房租,直至甲方身亡或五年后搬出,乙方才能收回全套房屋。協議簽訂后,雙方向公證處進行公證并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雙方提交公證的“樓房轉讓協議”中第二條內容約定的交付時間為“……直至甲方身亡或五年后搬出……”。2013年11月,原告認為協議約定的5年期限已到,要求被告搬出房屋,從而引發爭執。
(案例索引:(2016)甘07民終147號)
裁判結果:合同成立,但合同中約定的期限未到,被告返還房屋的條件尚不具備。
本案雙方所簽訂的契約從形式和內容來看已成立并生效。合同中約定的“甲方身亡或者五年后”是雙方對房屋交付期限的約定。現雙方辦理過戶手續后至今雖已超過五年,但因被告現還未身故,故原告要求被告立即返還房屋的條件尚不具備。對本案所訴爭的房屋,原告可待被告身故后收回比較符合本案的實際情況。
律師說法:合同中附條件、附期限需具備哪些要求?附條件與附期限有何區別?
在上述案件中,爭議的焦點在于原、被告簽訂的合同是否為附期限的合同及期限是否超過的問題。所謂附條件、附期限合同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或期限,以條件的是否成就或期限的到來來決定合同的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合同。附條件的合同要求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事實,而附期限的合同是以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來作為合同條款。在本案中,被告有交付房屋并變更登記的義務。原、被告約定房屋雖然已變更登記,但仍由被告居住,直至身亡或五年后搬出。根據這一條款,被告主要的交付義務并未完成,表明合同并未終結、消滅,因此合同應為附條件或附期限合同。但因雙方約定的條款是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所以應歸屬于附期限的合同,只有當該期限到來時才能請求被告離開。而被告因年老體弱,法院基于被告現實狀況,判決被告身亡才交付房屋是法律上人道主義體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中如何設置條件或期限才能被認為有效”問題進行的解答,附條件的合同要求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事實,而附期限的合同是以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來作為合同條款。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有審理級別嗎
2021-01-02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拆遷對低保戶的補償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