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法中兩人結婚財產怎么分配?
具體應由夫妻雙方協商,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二、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包括:
1、一方的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勞動所得財產、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是有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第一,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
第二,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待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外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這里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是指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財產。由于這些財產與生命健康關系密切,對于保護個人權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專屬于個人所有,而不能成為共同財產。我國婚姻法將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有利于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為受害人能夠得到有效治療、殘疾人能夠正常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根據第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愿,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么,該財產就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這樣規定的另一個意義在于,防止夫妻另一方濫用遺產或受贈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專屬于個人使用的特點,如個人的衣服、鞋帽等,應當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我國司法實踐中,在處理離婚財產分割時,一般也將個人專用的生活物品,作為個人財產處理。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因其具有個人專用性,仍應當歸個人所有,這也符合夫妻雙方購買該物時的意愿。況且,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多數情況下,夫妻雙方都有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這項規定屬于概括性規定。夫妻特有財產除前四項的規定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財產和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財產類型的出現以及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范圍也將有所增加。
可能在傳統思想上,人們還是會覺得離婚的時候才會涉及到財產分配的問題,結婚以后,兩個人都要靠自己的收入來共同建設家庭,所以一般也不會分配得那么的明顯。況且,夫妻之間對結婚以后的財產歸屬問題,如果沒有明確的書面條款的話,實際上就按照婚姻法中共同財產平等分配的規定處理。
女性結婚年齡是多大?
同性是否能夠結婚,同性戀可以領結婚證嗎?
多大年齡才可以登記結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04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一書四方案到底是主動公開,還是依申請公開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