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規定以下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如果后履行一方已經瀕臨破產,處于停產或半停產,遭受經營上或財產上的重大損失,因資金困難而不能支付相互間先期發生的債務,已經嚴重影響到先履行方債權的實現,均可認為屬于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轉移財產是指將自有的財產隱匿起來或者無償及低價將財產轉讓給他人的行為。抽逃資金是指在不改變工商登記的情況下將資金轉移隱匿的行為。如果抽逃的資金是公司的注冊資金,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抽逃出資罪,是犯罪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
3、喪失商業信譽。如果一方主體喪失了商業信譽,那么交易對方理所當然地要懷疑其履約能力。如商場多次經銷假冒偽劣商品,所賣商品質量低劣,多次不履行與他人合同,不付款等情況,均可認為喪失了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這是一個概括性的條件,適用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而立法時又無法一一列舉的情形,同時留給法官自由裁量的權利。
二、行使中止履行的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要有確鑿的證據。《合同法》中規定,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承擔違約責任。在行使這項權利時,應掌握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等事實客觀存在的確切證據。絕不能因道聽途說或自己主觀臆斷,而隨意中止履行合同;
2、必須及時通知對方。合同是雙方性的,當自己自動中止合同履行后,應及時通知對方,以免給對方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有的合同當事人財產狀況惡化是由于產品不對路或經營性虧損而造成,是出于無奈的;一方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就可以想辦法恢復履行能力,這樣合同繼續履行就成為可能,雙方的損失也就不會因中止履行而擴大。
3、在對方提供擔保后,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前面說到,有的合同當事人造成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財產不安全,使他“不安”是出于某些特殊情況,只有他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能力或必要繼續履行合同,這就應當允許他恢復履行能力并提供擔保,及時解除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繼續履行合同。當然,如果通知對方中止履行后,對方沒有為恢復履行能力提供擔保,就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中止履行”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房屋拆遷補償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1買拆遷安置房應該特別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6拆遷中的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