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方能解除合同嗎
1、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九十四條規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盡管對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沒有明確,但結合民法理論其立法本意應作如下理解:在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當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2、在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只有約定享有解除權的合同當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權;
3、在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也就是合同雙方均可以成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4、因當事人一方違約行為,具體包括預期違約、遲延履行和根本違約等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約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權,也就是當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違約情形時,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權,不能直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對合同是否解除進行裁判。
合同解除的條件有哪些
合同的法定解除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1、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合同協議解除
1、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
2、協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采取適當的形式。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對于“違約方能解除合同嗎?”這個問題答案是能夠解除合同。其實合作雙方就是本著相互信任、互惠去的,違約本身就違反了合同讓人失去了信任。如果您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拆遷補償可以選擇回遷房嗎
2020-11-17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