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對于其共同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離婚時一般都會進行財產分割。分割房產可按照出資人和登記人判斷是否屬于婚后財產再分配。有時需要分割拆遷費用或政府補償的房產,分多種情況,相對麻煩一些。那么拆遷離婚財產分割針對不情況的相關分割規定有哪些?以下是如何具體實施的參考資料:
一、拆遷費怎么分割
(一)離婚房產屬于夫妻一方財產
離婚房產屬于夫妻一方的財產的,根據拆遷政策的規定,拆遷補償款是給予房屋的所有權人,也就是房屋的主人(非居住人)。此時,由于房屋只屬于夫妻一方,則拆遷補償款只能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離婚財產分割時不參與分割。因此,此種情況下,離婚拆遷補償款不進行分割。
(二)離婚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拆遷補償款分配
離婚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夫妻共同擁有房子的產權,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對夫妻的共同補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因此拆遷補償款在離婚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平均分配。當然,一般情況下是平均分配,在分配時需要同其他共同財產一樣參照照顧無過錯方、女方、撫養子女一方的原則,對拆遷補償款進行分配。
(三)離婚拆遷補償分割的例外情況
上面兩種情況屬于一般情況,在生活中經常也大量存在對公房拆遷補償款,離婚如何分割的疑問。對于未能取得產權的公房,雖然夫妻雙方對房子都沒有產權,但是按照規定也是可以得到拆遷補償款的,此時,對于離婚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呢?此時,夫妻雙方都是有權分得拆遷補償款的。一般分割拆遷補償款的參照公房離婚分配的原則及標準對拆遷補償款進行分割,公有居住房屋拆遷補償款,在承租人、同住人之間的分配一般遵循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則取得拆遷補償款。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多分:一是,承租人或同住人屬于年老體弱,缺乏經濟來源,且按平均分得的補償款無法購得房屋保證其正常生活的;二是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房承租權時額外支付過較多款項的;三是對公房內居住的未成年忍實際承擔監護義務的。
其實,離婚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的問題一點也不復雜,根本就是確定房產在離婚時是屬于夫妻共同房產還是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確定房產的歸屬后,即可確定拆遷補償款的歸屬,在離婚時就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即可。
二、拆遷安置房的分割
(一)回遷房
以產權置換的方式取得的種類:(2001年11月1日以后居多)
1、被拆遷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權是夫妻一方在結婚登記之前取得的,此種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而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被拆遷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權是在結婚登記之后取得的,被拆遷房和安置房的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此種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3、被拆遷房是夫妻一方父母的私有住房,婚后該房拆遷,安置房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被拆遷房與安置房產權調換之間的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原被拆遷私有住房的評估價值可參考《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推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離婚時可直接將產權房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處理。
4、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該房拆遷,安置房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依法分割。
5、被拆遷房是夫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該房拆遷,安置房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拆遷時承租人購買的原公有住房的評估價值可參考《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推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離婚時可直接將產權房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處理。
(二)以房屋補償的方式取得的
1、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是在拆遷其父母原承租的房屋時與其他家庭成員以房屋補償方式共同安置的拆遷房。夫妻一方承租人身份是因為其單位能夠支付該拆遷安置房供暖費等原因,父母才將承租人寫成了該子女的名字,婚后按房改房政策用父母的工齡、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為產權房的,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家庭共有財產
此種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只是在財產分割時,應酌情考慮該房產來源、共同安置的其他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權利及享用父母工齡內涵的福利性、優惠性價值等等因素。
2、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因該房屋拆遷而取得安置房屋承租權的,離婚時雙方均可承租,承租方對另一方可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
3、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是婚前與父母及其家庭成員共同以房屋補償方式安置的拆遷房,雖然結婚5年以上,離婚時未經其他共同安置人同意,另一方不可以承租。因為其不是拆遷安置房的共同安置人,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權是基于拆遷安置協議取得的,這種居住權具有人身依附性,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限制房屋所有權人和第三人行使其權利,因而具有排他性。所以,不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問題的解答(1996)》中“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關系存續5年以上的;離婚后,雙方均可承租?!钡囊幎ā?/p>
(三)尚未辦理產權登記、尚未取得所有權的拆遷安置房在離婚和繼承案件中可以盡量采取調解的方式處理結案。
被拆遷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權是夫妻一方在結婚登記之前取得的
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也登記在原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名下,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個人財產而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因此,被拆遷房屋是私有住房的,以產權調換方式取得的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屬于原被拆遷房屋所有人。
產權調換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方式之一,其特點是以實物形態來體現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
在產權調換法律關系中,被拆遷人因產權調換而取得新調換房屋的所有權,并作為對價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轉讓給拆遷人。因此,如果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是在結婚登記后取得的,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無論登記在夫妻誰的名下,都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是在結婚登記之前取得的,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也登記在原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名下,拆遷安置房應認定為個人財產而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如果房款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或者是以按揭貸款方式結清后,以月供的方式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的,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是否改變了我們認為,不能改變拆遷安置房為原被拆遷房屋所有人一方個人財產的性質。但是,對于該部分出資,離婚時房屋所有權人應當給予另一方適當的補償。
分割時應當注意:
1、對居住房屋的裝修等添附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有的份額,屋所有權人也應當折價予以補償。
2、對另一方因拆遷安置取得的居住權,屋所有權人一方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四、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的
婚后該房拆遷,安置房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依法分割。
依據《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在本市確定的房改危改區,屬于直管公有住房的,被拆遷人放棄補償。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給予就地安置的,房屋承租人按照規定價格購買就地安置房。由此可見,被拆遷房是承租的公有住房,公有住房承租人購買現住房后就可以成為被拆遷人直接獲得補償。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屬于原被拆遷房屋承租人。
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的,婚后該房拆遷,安置房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差價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結清的,拆遷安置房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依法分割。
五、安置了其他成員的情況
如果拆遷安置房同時安置了其他家庭成員,而且享有人均15平方米的安置標準,該拆遷安置房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家庭共有財產拆遷安置房同時安置的其他家庭成員的居住權如何保護。
在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人因離婚分割房產的情況下,夫妻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作為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權應當得到保護。
拆遷法律關系是建立在拆遷補償與安置協議基礎之上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對于被拆遷人的其他家庭成員來講,不屬于被拆遷房屋的產權人或承租人,在產權調換中無權單獨以自己的名義與拆遷人簽定拆遷安置協議。但是在拆遷行為中,依據其戶籍、與被拆遷人的親屬關系以及長期與被拆遷人共同居住在被拆遷房屋內等實際條件,享有具有政府用于改善原拆遷房屋使用人居住條件的福利措施和補助政策,他們的居住權是以拆遷安置協議條款的形式作為被安置人口明確約定的,應當受到法律保護。這種居住權具有人身依附性,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限制房屋所有權人和第三人行使其權利,因而具有排他性。
由此可見,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權是基于拆遷安置協議取得的,長期有效。所以,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和居住權都應當得到保護。夫妻離婚分割處分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時,應當注意到共同安置的其他家庭成員的居住權利,否則對居住權人來說是明顯有失公平。要想徹底實現所有權和居住權的統一,必須解決居住權人的住房問題。因此,離婚時應當給予其他居住權人補償后才能分割處分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同理,因繼承分割處分拆遷安置房的所有權時,也應當同時注意到繼承人以外的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權利。
居住權不得轉讓和繼承,但是居住權人有權要求房屋所有人保障其對住房及其附屬設施占有、使用的權利。
拆遷離婚財產分割分為拆遷錢款和回遷安置房產分割,分割拆遷費首先要判斷置換拆遷費的房產是否屬于共同財產再平均分配。但是存在一些例外情況需要特殊處理?;剡w安置房情況比較復雜,還有安置了其他成員的,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有相關法律問題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離婚財產分割注意什么
2020最新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
夫妻離婚財產分割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拆遷房房產證辦理費用和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4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