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處罰是什么?
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處罰主要是拘留和罰款。按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有偷窺、偷 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第1款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因此,當自身權益遭受非法侵害時,應通過單位給予調解處理,或依法向公安機關投訴或向法院提起訴訟等合法方式解決,而不能用違法方式處理。
法律保護公民個人的隱私權,因此他人有不得散布的義務。散布他人隱私,損害他人名譽的,是違法侵權行為,應依法受到治安行政處罰。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名譽侵權訴訟,要求侵權人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甚至賠償損失。
二、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對于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一般是屬于侵權行為,如果沒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包括精神損害賠償,不構成刑事責任。不過也不能說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就一律不構成犯罪,不需要對行為人判刑。
根據《刑法》當中的規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2)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綜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隱私的生活,而且憲法也規定必須要保護好每個人的私人利益,所以如果隨意去窺探別人的隱私就是一種違法,而違法者可能會接受的處罰除了以拘留的形式被控制,還有物質上的罰款處罰,而且對方起訴的話,還會面臨賠償。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