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權侵權的構成條件,是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jīng)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jīng)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yè)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jīng)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二、肖像權的有關限制情況
(1)政治家、影視和體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公開露面時,不得反對他人拍照;
(2)參加游威和公開演講的人,因其活動目的具有公共性,則不得反對他人對上述活動拍照;
(3)有特殊新聞價值的人,不得反對記者的善意拍照。如特別幸運者或者特別不幸者、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在場人等,均屬這種情況;
(5)肖像專用權是指使用肖像來標記和表彰自己的權利,即決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肖像的權利。未經(jīng)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
公民的肖像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未經(jīng)本人同意非法使用的,或者存在營利的行為都是構成了侵權的行為,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并要求對侵權方進行判決處理,一般可以按照賠償損失并消除不良影響的方式來進行判決。
侵犯肖像權適用著作權嗎
被他人侵犯肖像權怎么辦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2020交通事故索要醫(yī)療賠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2無證行醫(yī)是否按照醫(y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辦理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土地轉讓出售協(xié)議范本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