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權是憲法賦予每一個已經(jīng)出生的具有生命主體的合法權力,任何人不得一任何理由加以侵害,若商家需要使用他人的肖像權的,需要先與其簽訂協(xié)議,不少民事主體在整形前,也會簽署協(xié)議,根據(jù)我國民事法律的規(guī)定,整形肖像合同是否具有司法效力?
一、整形肖像合同是否具有司法效力?
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另外,如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則合同在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后才生效。
《民法通則》
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
只要簽訂的肖像權合同,滿足以上要件,就可以保證有效。
二、怎樣才算侵犯了別人的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jīng)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jīng)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guī)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guī)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qū)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jīng)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jīng)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jīng)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fā)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jīng)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jīng)本人同意,擅自創(chuàng)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于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xiàn),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xiàn)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fā)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并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綜合上述,在攝影實踐中,經(jīng)常會構成侵犯肖像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近幾年來,所謂的侵犯“肖像權”的報道,似有愈來愈多趨勢,為什么?我想原因很多,但歸結可能有這樣三種:一是攝影人不懂法律;二是攝影人有故意侵犯人家肖像權而意圖想“獲利;,三是被攝影者不懂肖像權的法律意義,只要看到自己的肖像見了報端就起訴索賠。
1、“以營利為目的”的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未經(jīng)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肖像;二是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即使用者在主觀上,希望通過對他人的肖像的使用,獲得經(jīng)濟利益。但是,所謂的“營利”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要有營利實事,只要有營利的主觀意圖,有客觀營利的行為,無論行為人是否實現(xiàn)營利目的,都構成“營利”實事。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即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可見,未經(jīng)肖像權人許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精神上的損害等,使用人也同樣構成侵權(肖像權)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同樣存在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污損、丑化、歪曲公民肖像的案例。
以上可以清楚的表明: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決定是否存在侵犯公民肖像權的唯一前提和要件,而只是確定侵權責任大小的重要情節(jié)。
3、肖像權人雖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是由于使用人超出了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使用區(qū)域、使用時限。這種情況無需是否存在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都構成侵權責任。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是屬于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
需要根據(jù)其行為,是否滿足了合同有效的要件來加以確定的,對于那些肖像權被侵害之后,如果民事主體,不就已經(jīng)受到侵害的權益主張權益,司法機關是不會主動啟動救濟程序的。
怎么樣才算侵害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的認定是怎樣的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老年人有要求贍養(yǎng)人交付贍養(yǎng)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偽造房產(chǎn)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jīng)濟糾紛
2021-02-0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chǎn)執(zhí)行怎么辦
2021-01-2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yè)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土地轉讓的手續(xù)需要什么
2021-03-05農民土地流轉協(xié)議書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