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法律對于姓名權的保護有專門的規定。那么姓名權最新司法解釋是怎么規定的?小編將在下文為您詳細的解答這方面的問題,請閱讀下面這篇文章。
一、姓名權最新司法解釋是怎么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二、姓名權的特點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征為:
1、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2、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3、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綜上,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關于姓名權的司法解釋,相信大家對于姓名權的保護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姓名權都被侵犯過,只是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因而沒有將姓名權的維權放在心上。在此,小編建議您對于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侵犯姓名權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侵犯他人姓名權有什么處罰
哪些屬于侵犯姓名權的行為,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遭遇家暴起訴離婚手續怎么走
2021-01-15常見的無效購房合同有哪些
2021-03-10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