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價格欺詐都有哪些情況
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二、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誠信經營是每一位經營者應該做到的,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很多地方都充斥著不誠信的情況。而在不誠信中,最常見的就表現為價格欺詐。不管是虛假標價、模糊標價還是虛夸標價、虛假折價,這些行為在經營過程中都是不可取的。長期存在價格欺詐的情況,只會讓自身喪失商譽,從而影響到日后的經營發展。
在我國工商部門一旦發現這類違法行為的,應積極的對這類人員進處罰滿足違法所得的5倍進行處罰。還應根據案件的違法情況處以5萬至50萬的罰款,吊銷期營業執照進行處罰辦理,維護我國經濟市場的合法秩序。
在我國超市價格欺詐怎么處理
遭遇價格欺詐怎么維權?
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幾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1-03-22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