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量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了一個非關稅壁壘的分析框架,總結了之前各類學者的研究,他們認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有三種經濟效應。
一是“法規保護”效應,指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了外國供應商的成本,限制了進口。單從這種效應來看,主要側重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貿易的影響。但同時實行技術性貿易壁壘,就像關稅一樣會給進口國帶來很大的損失。由于沒有關稅收入,損失要比關稅等價更大。這也表明關稅等價僅適于測量貿易量效應而不能反映福利變化。
二是“供給移動”效應,主要包含進口對國內生產者的影響和技術法規本身可能的收益效應。其他學者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一些特征:法規對大型和小型企業的成本影響不同、改變了競爭結構或市場規模、引起價格上漲和產生租金(Neven,2000;Fisher和Serra,2000);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通過出口國的過剩供給曲線和進口國的過剩需求曲線的相對移動說明了法規的歧視性。
三是“需求移動”效應,指法規所帶來的信息增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大量產業組織方面的文獻對此也作了闡明。Bureau,Marette和Schiavina(1998)專門說明“需求移動”效應的信息方面:法規可避免“檸檬市場”問題、消除質量不確定性和減少消費者尋求產品的成本。Casella(1996)以及Fisher和Serra(2000)闡明了法規的公共物品效應,有些法規和標準可引致交易成本減少。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的分析框架可擴展至多個市場情況,標準和法規可使需求替代彈性變大、帶來網絡外部性、甚至規模經濟及其他貿易便利(Harrison,Rutherford和Tarr,1996;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采用局部均衡分析闡明了非關稅壁壘的三種不同效應即非關稅壁壘對福利的影響,許多學者在此分析框架基礎上作了很多發展。然而,在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和經驗估計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供給的影響、引致的額外成本、國內外產品價格差異是模型模擬的關鍵,但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其他更復雜的信息和貿易便利方面的效應就更難量化了,比如標準對消費者信心、支付意愿等方面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從理論上,應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說明技術規定對貿易的效應;但實踐中,許多模擬只是在總量水平上完成的粗略估計,很多時候結果是值得商榷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反贈與如何交稅費
2021-02-22個人股份轉讓書怎么寫
2021-03-01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