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缺陷和產品瑕疵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1)構成要素不同:產品瑕疵不含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缺陷,則含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
(2)主觀歸責原則不同:產品瑕疵主要使用過錯責任原則,即經生產者、銷售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只有存在主觀上的過錯,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產品缺陷則實行過錯責任和嚴格責任兩種原則。
對銷售者實行的是過錯責任和特殊情況下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對生產者則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造成損害,生產者就要承擔賠償責任,無論主觀是否存在過錯。
(3)賠償順序不同:產品瑕疵的賠償責任是先由銷售者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對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向消費者賠償后才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因此,賠償順序有先后之分。而產品缺陷的賠償責任則無先后順序,受害人既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 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4)適用責任不同:產品瑕疵主要是適用違約責任,如果有侵害財產和人身權的事件發生,才適用侵權責任。產品缺陷則是既可以適用違約責任,又可以適用侵權責任,由受害的消費者選擇其中之一。
(5)訴訟時效不同:產品瑕疵適用普通訴訟時效,即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而產品缺陷的時效則有所不同。
二、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產品缺陷和產品瑕疵其實都是不合格的產品,作為商家和廠家來講是有義務召回這些存在著問題的產品的,并且要依法對消費者進行賠償。假如產品存在瑕疵,消費者在第一時間可以讓商家進行更換。可是,現在消費者維權的實際狀況,老百姓心目中也是心知肚明的。
產品缺陷一般包括哪些情況
產品缺陷造成損失該怎么賠償
產品缺陷與產品瑕疵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