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規則有哪些規定?
1、適用懲罰性賠償金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的主體。
2、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p>
3、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筆者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精神損害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4、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的要求。因為民事責任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的責任。
二、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
1、主觀要件。須侵害人主觀上具有惡意、在道德上可非難,也即當行為人的行為是故意的,或明顯不考慮他人權益,具有嚴重疏忽行為和重大過失行為時,行為人才應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適用懲罰性賠償有利于督促不法行為人在將來慎重行事,以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2、客觀方面。不法行為人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實施了損害受害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作為的行為,就是行為人積極地實施了某些行為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不作為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消極地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對于那些雖然不構成犯罪,但是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
2、客觀要件。須確實造成了受害人的損失。這個損失既包括直接的財產損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損失,還應當包括非物質損害的損失(主要是精神損失)
4、因果關系。損害結果和不法行為之間必然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所發生的損害結果必須是由于不法行為人的不法行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
懲罰性賠償一點也不難理解,除了經營者和消費者這種特殊主體關系之外,就像是在人身傷害的這些案例當中,侵權人支付的賠償金就是按照實際損失進行計算的,但懲罰性賠償要高于實際損失。懲罰性賠償金的標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