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加重,國家越來越重視對環境問題的治理。許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會由于排放污染物等原因造成環境污染,這時該企業應承擔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但實踐中也會發生由于第三人的過錯對環境造成損害的情形,那么,環境污染責任與第三人是否有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環境污染責任與第三人是否有關?
第六十八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p>
第三人的過錯,是指除污染者與被侵權人之外的第三人,對被侵權人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此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本條規定的是如果污染環境造成損害是第三人的過錯引起的,責任如何承擔的問題。
本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一般情況下污染者的賠償能力比第三人強,規定污染者先替第三人承擔責任再追償的本意是對被侵權人的保護,但在第三人的賠償能力比污染者強的情況下,應該賦予被侵權人賠償對象的選擇權,被侵權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賠償。
二、環境污染責任的承擔方式
與一般民事侵權一樣,環境污染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
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后果嚴重,治理成本極高,且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環境侵權一旦發生,僅僅賠償損失、治理污染、恢復原狀、接受處罰并不能消除企業未來的環境污染,因此隨著國家對環境利益的強調,停止侵害開始被越來越多地使用,這意味著如果不認真對待環境污染問題,企業可能直接面臨關停并轉的命運,可以預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強化。
另外,《侵權責任法》還強化了企業環境風險的連帶責任。該法第68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在《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前,相關企業完全可以讓受害者向有過錯的第三人尋求賠償;《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后,受害者將有權利選擇誰將承擔責任,沒有過錯的企業也可能成為連帶責任承擔者。企業的環境訴訟風險大大增加。何況環境污染往往是若干企業的共同侵權,本來就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盡管從理論上說,污染企業賠償后可以向其他污染企業或有過錯的第三人追償,但是要回代償款項的難度很大,特別是當賠償數額巨大時,很多企業甚至會破產了之。這意味著企業很可能不僅要為自己的環境侵權行為負責,實際上同時還要為其他企業的環境侵權行為負責。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污染防治制度的重視和加強,企業環境侵權的風險開始凸顯且逐步加大,全國各地發生了很多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湖南瀏陽鎘污染、中金嶺南鉈超標、四川內江鉛污染等,2010年開始的紫金礦業系列污染案件更是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福建省環保廳對紫金礦業銅酸水滲漏事件開出了建國以來環境污染的最大罰單:1000萬元。有消息稱紫金礦業因此停產限產造成的損失則至少超過6億元。這一事件打破了我國企業環境污染的通常處理方式,環境行政處罰不再是污染事件的終結,除了要承擔行政罰款和限期治理外,還要承擔高額的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環境犯罪的,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此外,企業還要承擔因停產治理造成的損失,負擔之重,很多企業往往不堪承受。因此,污染型企業一定要重視環境侵權風險,加強對工廠排污的檢測、治理等措施,最大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以防范相關的侵權法律風險。
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如果環境污染是由于第三人的過錯導致的,那么環境污染責任與第三人有關。第三人應承擔賠償責任,侵權人可以要求企業賠償自己的損失,也可以直接向第三人索賠。由于國家對環境污染整潔的力度越來越大,企業一旦有污染環境的行為,會承擔十分嚴重的后果,因此,企業應做好污染防治措施,以避免產生的法律風險。
環境污染賠償協議書范文
環境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什么是環境污染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