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環境的污染不僅僅會對人們的生活環境產生破壞同時有害物質的排放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國環境污染制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得到確立,但是卻在公益訴訟制度的確立才開始得以應用。那么環境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呢?以下我們就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
1、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國家保護環境的規定污染環境的行為
行為人須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且該行為違反國家保護環境的規定。在我國,有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行為人如違反這些規范性文件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就須對該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2、有污染環境造成的損害事實
此處所稱的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兩種情形。有人因環境污染而染病、死亡,農作物因環境污染而欠收、絕收等。
3、污染環境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這是指有關的損害事實是由行為人所實施的污染環境行為所造成。污染環境行為是因,損害事實是果。只有在二者有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對污染環境致人損害雖實行無過錯責任,但這只是一般情形,在特定情況下,法律也有例外規定,如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2條規定:“完全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的,造成污染的有關責任者免予承擔賠償責任:
(1)戰爭行為;
(2)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3)負責燈塔或者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
4、舉證責任
我國環境侵權損害賠償中,因果關系推定與由加害人承擔舉證責任(即人們常謂之舉證責任倒置)并不一致。兩者之目的雖然都是為了維護受人之利益,但手段不同,最終效果也各異。就因果關系推定而言,并未改變受害人承擔舉證責任的地位,所改變者僅是證明的程度或法律所采的因果關系學說。改變對因果關系的證明責任,從而根本性地免除了受害人的證明義務,因而屬全面徹底之解決辦法。此舉雖加重了排污企業的負擔,但是在環境侵權損害賠償訴訟中,由于環境污染損害涉及到許多科學技術、生產工藝和損害機理等問題,通常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才能取得有關證據,而環境污染損害的受害人往往又是普通公民,由于基于本人文化知識和技術手段的限制,要證明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在環境侵權損害賠償訴訟中仍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無法認定,受害人的民事權益也將無法得到保護。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因果關系的證明責任才規定由環境侵權的加害人即被告承擔,這完全符合我國環境保護法律之目的和現代民法所追求的實質正義理念。
由于環境污染侵權屬于特殊侵權在這段關系之中被侵權人處于弱勢地位,因此環境污染侵權適用無過錯規則原則。所以環境污染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中并沒有過錯的要件。亦因此,在環境污染侵權的訴訟之中并不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而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環境污染司法解釋2020
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環境污染損害責任有什么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