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于環境保護特別的重視,對于環境保護也進行了立法,構成環境污染罪的也會依法受到法律的懲罰,無論是主犯還是從犯都會受到處罰,但是具體污染環境罪從犯怎么判在法律中是有明確規定的,但是也要根據具體的情形來決定。但是環境污染應該受到什么樣的處罰,建議到下文進行了解。
一、法律規定污染環境罪從犯怎么判
從犯會從輕減輕。
第三百八十二條【貪污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
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
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
第三百八十三條【對犯貪污罪的處罰規定】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二、構成污染環境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和大氣排放危險廢物,造成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于特定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取回的行為。
3、必須造成了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
本罪屬結果犯,行為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加以認定,如該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則以本罪論。否則不能以犯罪論處。至于“嚴重后果”的標準是什么,有待進一步作出解釋。可參照國家環境保護局1987年9月10日發布的《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規定以及國務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三、污染環境罪的認定
這里要區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環境監管失職罪
兩罪同屬結果犯的范疇,都是由于其行為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嚴重后果的發生,且主觀上都含有過失的罪過形式,個別情況下也存在著故意形態,但主要是間接故意。兩罪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不同。本罪客體是國家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屬于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則為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動,屬于瀆職犯罪。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而環境監管失職罪表現為環境保護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嚴重不負責任,從而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這種嚴重不負責任主要體現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不盡職責的行為。
3、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對自然人作為本罪的主體沒有限制條件,而后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責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單位不構成該罪主體。
情節嚴重的會處罰的比較嚴重,相反,情節較輕的,也會適當減輕處罰的。法律一定會公平公正的處理的,處罰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要保護環境,增加環境保護意識,從根本上杜絕污染環境的行為存在,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環境污染事故等級劃分的標準是什么?怎么劃分環境污染事故等級?
什么是環境污染責任,環境污染責任是如何承擔的
環境污染事故等級分為幾類?有哪些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