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要是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就屬于未成年人,同時也可以叫做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就說到了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上面,究竟我國的民事責任年齡是如何劃分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民事責任年齡主要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十歲,一個是十八歲,十歲以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即無需承擔民事責任,十至十八歲限制行為能力,有一定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還有就是十八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需完全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根據公民的年齡和精神狀態,對民事行為能力分別作出規定:
第一種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與我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關以年齡分階段承擔責任的規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這說明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是根據公民政治生活行為的年齡標準來確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其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十六周歲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達到初中畢業了,參加生產勞動或其他工作了,但這種勞動或工作,其勞動收入必須成為本人主要生活來源的,否則,不能視其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第二種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也稱為可以獨立進行部分民事活動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這是考慮到一些間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認定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在不發病期間進行的民事活動是有效的。
第三種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稱完全沒有獨立進行民事活動能力人,這種人包括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還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腦功能受損,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癡呆神志不清的人。
對于不同的年齡段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也不同,了解這些對于民事責任量罰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不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要是已滿10周歲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當然要是在18周歲以上,同時精神正常的話,就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事責任年齡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區別
限制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歲
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