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員工如何維護自己的名譽權
1、公民有維護自己名譽尊嚴的權利。名譽既然是社會對于一個公民的各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生活作風、品德、才能和素養(yǎng)的客觀反映,因此對于該具有客觀性的評價,公民有保持這種評價的完整性、客觀性的權利。
2、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訴訟是維護自己權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譽權權利內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公民應掌握認定侵害名譽權行為的依據(jù)
侵害名譽權,主要表現(xiàn)為侮辱和誹謗兩種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頭、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
1、侮辱行為的構成須具備以下要件:
①在主觀上侵權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識地要損害他人名譽、人格。如果是無意中說了有損于他人名譽、人格的話,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構成侮辱行為。
②在客觀上侵權人實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辭或行為。
③侮辱行為必須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場或者用能夠使眾多的人看到或聽到的方式進行侮辱。
④侮辱行為須具有針對性,即侮辱行為是針對特定的人實行的。如果在公共場所無目標的謾罵,無針對性,不構成侮辱行為。而誹謗是指無中生有,捏造事實,破壞他人名譽、人格的行為。
2、誹謗行為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條件:
①誹謗人在主觀上必須具有過錯,它包括故意和過失這兩種心態(tài)。
②在客觀上侵權人實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行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實的行為來降低對該公民的社會評價。
③誹謗行為具有公然性和針對性。
一般情況下名譽權受侵犯是沒有物質上的賠償,處理方式是立即停止侵害,進行恢復名譽權,再然后進行賠禮道歉;在情節(jié)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比如說已經給對方造成嚴重的精神損失,那就得根據(jù)受害人實際的情況進行經濟賠償。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名譽權糾紛訴訟請求需要什么證據(j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再次購買房 首付應該按第幾套算?
2020-11-12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企業(yè)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guī)定
2021-01-28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入職協(xié)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醫(y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試評勞動教養(yǎng)制度
2021-01-08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lián)企業(yè)是指什么
2021-03-2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