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規定公司擁有名譽權嗎?
公司擁有名譽權,《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所謂名譽,是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公司法人是有名譽權的。
二、如何認定侵犯企業名譽權?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三、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可見,侵犯法人組織的名譽權依然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并且,從公司成立之后,甚至直到倒閉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公司名譽會影響到在消費者心目當中的地位。先博得一個好的名譽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這樣一來的話公司才能越做越大。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