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言論自由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不知自己的言論是否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對他人的侮辱和誹謗不僅對個人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會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對于侮辱誹謗治安和刑事的規定必須嚴格執行,才能維護我們的社會安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規定。
一、治安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三、法律規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12.28)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才能更好的運用維護我們的權利,只有我們正確維護我們的權利,我們的社會才會維持安定穩定。希望大家能夠多多了解和正確運用法律條文,通過正確的形式維護自己的權利,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社會更穩定。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有合同,怎么證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2020-11-16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再保險
2021-01-27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單位福利房遇到拆遷,職工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嘛?
2021-01-06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房屋拆遷評估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