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宅宅基地可以繼承嗎?
祖宅可以繼承但是宅基地不可以繼承,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使用權屬于房屋所有人,農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意對宅基地進行處置。所以宅基地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
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屬于公民個人所有,可以繼承。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的“地隨房走”的原則,公民繼承了房屋,當然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所以不能單獨繼承父親的宅基地,但你可以繼承你父親的房屋并且繼續使用這塊宅基地,并且應當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等附著物而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的規定,向甲村所在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二、祖宅繼承糾紛怎么處理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民法典》(2021.01.01生效)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只有諸如公民個人的工資、投資收益以及房產等私有財產,才是遺產的范疇。農民地區的宅基地,歸此集體組織所有,若是在此宅基地上修建了房屋的,房屋可以被繼承,此宅基地也能繼續使用,但是宅基地并不是作為遺產被繼承的。
農村宅基地轉讓有哪些條件限制?
農村宅基地繼承糾紛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多久可以拿到賠償款
2020-12-02網帖侵權責任原因不明的怎么處理
2020-12-23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怎么辦
2021-01-29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和欠款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8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